本文為人民數字TMT與品玩聯合出品
如果拿這個問題去問那些數碼愛好者,他們一定會給你說出那句話:
買前生產力,買后愛奇藝。
很多買iPad Pro的人都會認為,iPad Pro甚至是iPad系列在生產力方面仍然處在一個很尷尬的地位。而這和蘋果一貫宣傳的生產力工具完全不符——
過去幾年以來,拋開本身硬件性能的升級,我們已經看到iPad身上發生的那些變化:比如在軟件上推出了iPad OS,它更獨立了;在硬件形態上,比如最早它還沒有Apple Pencil,現在不光有了Apple Pencil,還在系統中加入了鼠標支持,推出了帶“TrackPad”的妙控鍵盤套裝。
從我們的理解來說,這確實在體現著蘋果設計生產力屬性上的一些思路。但——這也并非全部是蘋果的本意,估計蘋果也會認為生產力這個屬性其實是被用戶和開發者定義出來的,而絕非蘋果。
但可以明確的是,那些喊著iPad沒有生產力的人他們確實沒錯,而問題在于它的生產力不一定是你的生產力,這背后有更廣泛的生產力概念。
廣泛的生產力概念
如果把生產力的概念放大,其實我們的理解可以更寬泛。古代人們勞作的時候,鋤頭斧頭是生產力;蒸汽時代,突突突的小火車是行走的生產力;伴隨著信息化社會誕生了更多的職業,生產力的屬性也有所變化。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生產力屬性本就是一個工具,而工具更順手,也就是說生產力的屬性也就越高。
但如今我們所要理解的生產力,其實就是PC所帶給我們的生產力。
Surface Book 3
記者朋友們可以在PC上寫出一篇稿子,并且用PS把圖修得特別好看;視頻工作者可以方便地把視頻導入到電腦,在處理速度上也有要求;很多學生朋友學習和處理文檔,Offfice在PC上誕生了已經幾十年,我們在小學時代學的電腦就是DOS和Windows。
那么,iPad是為何而生的?
這不禁讓人想到蘋果在推出第一代iPad的時候,喬布斯在臺上說:
市場還能容下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之外的第三種形態嗎?這個新產品必須在重要應用上有良好表現才能被市場接受。
然而這些應用就是瀏覽器、電子書、郵件、圖片和視頻......
可見,從設計開始iPad就是為娛樂屬性和輕應用優化的。
他的生產力,不是你的生產力
任何工具其實都是對專有場景的優化。
所以在很多職業上,iPad的生產力還是很災難:修視頻的時候我想把畫面精確到每一秒每一幀,用手指拖動確實沒有鼠標精準。
連接了三屏的PC用戶在工作時往往需要跨屏跨窗口多線操作,但iPad多屏協同還并沒有那么的好。
程序員在iPad上編程......
每個人對工具的要求有所不同,每個職業的生產力屬性也所不同,所以他的生產力就不是你的生產力。
不過我也曾見過不少這樣的員工:
他們拿著iPad做預約、維修,做庫存管理,他們在屏幕上點擊、拖動的效率可比PC高得太多了,而這也比他們拿著一臺PC在那刷卡結賬優雅多了。沒錯,這些員工就是蘋果直營店的員工。
究其原因,主要是蘋果自己在軟件定義上對專有的場景進行了優化,所以擊敗了人們使用長達數十年的PC設備。
我也一直認為,也正是因為蘋果在iPad上看到了這種特殊場景的存在空間,然后力圖將這個設備優化。
那么問題就來了,什么人會把一臺iPad時刻拿在手中工作呢?
這讓人們聯想到蘋果一開始推出iPad Pro時,其實更多的圍繞的是藝術創造力的工作,而現在力圖把生產力的概念做得更寬泛。
蘋果在生產力上的思路
實際上,對于那些輕生產力屬性的工作來說,只要找到合適的第三方開發者愿意為其開發專有場景的軟件即可。
就好比之前我們在一些飯店里,也見過用他們將iPod Touch改造作為點菜終端。
所以iPad有沒有生產力的第一步,其實主要是看開發者愿不愿意開發有生產力的軟件,蘋果的開發者環境夠不夠好。
我們所知道的是,PC已經誕生了數十年,而iPad到現在推出也僅僅只有十年而已。
在PC這個領域已經擁有數以億計的軟件和硬件生態,針對每一個人,它已經有萬千種組合。鍵盤是不是青軸的,顯示器是不是16:10的,鼠標的握感貼合不貼合掌心,這套軟件是收費的還是免費的,其實都影響著我們在這臺電腦上用得夠不夠爽。
對于蘋果來說,擴充配件陣容對于生產力有很大的提升,畢竟用手在平板上操作,它能做的工作非常有限。
Apple Pencil誕生了,它是一只繪圖筆,在操作體驗上針對iPad進行了優化,它也是一只可以記筆記的手寫筆。
于是蘋果第一步就是想在藝術創造類的領域打響名號。蘋果iPad Pro的宣傳都圍繞在藝術創造領域,插畫師可以在iPad Pro上輕松的作畫,他們不需要隨身攜帶紙和筆,也不用調色,甚至下筆之后還可以“撤銷undo”,這也是一眾插畫師們認為iPad Pro存在很強生產力的原因。它確實比我們這些不會畫畫,只會看愛奇藝的人有生產力多了。
我聽說最近蘋果也在一些大學生群體中普及iPad,想象一下,一個大學生用筆和iPad直接記錄課堂筆記,直接將其數字化,而不用那么多紙和本,也是一件挺美好的事兒。
實際上,從蘋果這幾年逐步給iPad添加的官方硬件就可以看得出來,蘋果對于生產力的本身也有他們自己的思路。
蘋果在最新一代的iPad Pro上還推出了妙控鍵盤,它還自帶觸控板和USB-C功能。蘋果在iOS 13上還加入了輔助觸控——鼠標接入以及鼠標光標的功能。
而開放了硬件,就極大的擴充了iPad的使用范疇?,F在,他們又在iPad Pro上加了一顆LiDAR攝像頭。
筆之外的事情
做大生態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就好像不少公司在操作系統上努力了這么久,最后還不及一個iPad OS來的影響大。
iPad怎么才能有生產力?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反過來問,PC為什么會有生產力?
前面已經聊過了生產力的各種概念,但我們理解的生產力,其實一般都是消費級的生產力,如果iPad要針對企業做開發,這個生產力往往并非一個通用平臺完成的。
企業OA可以用軟件開發連接,那么iPad可否連上那些線下硬件?
就比如說,PC可以直連數控機床,用他們來設計圖紙和開發。那么如果一家數控機床想要iPad設計圖紙,這就需要與行業和公司密切配合,針對他們的痛點來開發。
對于企業應用來說,擴充硬件品類其實是一個必選項。
蘋果雖然為自有iPad開發了Apple Pencil,擴充了使用場景,但PC往往會有第三方為其開發鼠標、鍵盤和繪圖板等各式各樣的產品,適合各個人的生產力本身的體現就是豐富性。
而這似乎又要聯系到了蘋果自己結構性的問題。蘋果系統本身就是一個提倡封閉,講究體驗的系統,不光是開放接口少,還對軟件本身要求更高。要為iPad開發硬件,還需要先取得MFI認證,甚至要為此附上一筆認證費用。記得MFI(made for iPhone iPad)嗎?
我們覺得這也是蘋果擴大第三方軟硬件生態中很別扭的地方。
變成森林
實際上,我覺得騰訊微信的張小龍的那段話很適合他們。
簡單說我們(微信)是希望建造一個森林, 而不是說我們要建造一個自己的宮殿出來。森林是一個環境,能讓所有的一些生物或者動植物能夠在森林里面自由生長,但它們不是我們培育出來的。
在iPad上,蘋果只是第一步,它正在試圖建造一座宮殿,它還沒有能力成為了一個森林。
但我們也認為,蘋果并非想要定義某些人的生產力,畢竟生產力的概念確實很廣泛。他們只是期待有一個宮殿的雛形之后,告訴人們它可以變成一個森林。
責任編輯: